深度访谈模拟演练系列之二——中文与传媒系依托亳文化 构建质量中传 文化中传 应用中传

作者:发布时间:2012-05-15浏览次数:17

      亳州师专中文与传媒系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热情服务,培育英才”为工作的指导思想,注重人文主义教育,勤奋严谨中不乏青春朝气,求实创新处体现蓬勃精神。模拟演练第二站约请中文与传媒系系主任胡利华。以下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徐玉松:请您介绍一下中文与传媒系的基本情况。
胡利华:中文与传媒系以前名为文史系,是因为当时我系主要以中文专业与历史专业的学科教师为主。升格后,随着专业的拓展,在2011年暑期招生时,我们从专业的角度将文史系正式更名为中文与传媒系,更名后更加体现我们的专业特色。我系目前有4个专业,分别是语文教育专业、汉语专业、文秘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总数为1226人,目前居全校五大系人数之首。共有27个班级,其中三年制班级有20个,五年制班级有7个。师范类专业中语文教育有7个班,大概300多人;非师范类专业中汉语专业人数最多,文秘专业人数较少,目前呈下降趋势,也许是因为他们认为此专业就业前景不好、专业性不强。从近几年各校招生情况来看,几乎每个学校的文秘专业招生都呈下降趋势,阜阳职业技术学校已去除文秘专业。
  我系下设三个教研室:文学教研室(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汉语教研室(从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演讲与口才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文秘与基础教学教研室(从事公文写作与处理、秘书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文艺理论、美学、古代汉语、语文教学论、演讲与口才、秘书实务、管理实务等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并开设亳文化演讲、明清文学研究、女性文学研究等多门选修课。
徐玉松:请您谈一下专业师资情况。
胡利华:首先,中文与传媒系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3人,近年系科注重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和职称,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2人,讲师27人,助讲4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者25人,其中博士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优秀测试工作人员1人,省级学科专业带头人2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省级优秀测试工作人员1人,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10人(国家级2人,省级8人),省级特色专业1个。近年我系教师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主编或参编论著6部,并承担了多项省级教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其次,中文与传媒系的教师师资结构较为合理。在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的有1人,40-50岁的有19人,40岁以下的有2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1人,讲师27人,助讲4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者26人,其中博士1人。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学位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高职称教师较多,40周岁以下教师都是硕士学位,教师后劲较足,有利于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徐玉松:请您跟我们谈一下中文与传媒系师资结构优化的方法与措施。
胡利华:师资队伍建设是系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与措施:第一,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学位层次,鼓励低职称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对于年龄偏大的教师建议攻读在职硕士,这样可以在基本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外出学习,攻读硕士学位。第二,对于较高职称的教师,鼓励其外出访学或单科进修,有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利于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研究能力。第三,每年再引进一批所需专业的硕士生,使教师进校起点就很高,他们具有研究生学习经历,要基本掌握一定的教学、科研方法,并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基础。第四,引进博士人才,以使师资队伍呈现出合理的层次性,带动其他教师提高教科研水平。第五,我系在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工作上做的十分扎实,已连续举行了两次青年教师签字仪式,青年教师公开课的开展也一直在有序的进行着。可以说,我系青年教师无论是在师德师风的建设上,还是科研成果的取得上,都得益于高资历教师的指导。
徐玉松:请您向我们介绍一下中文与传媒系的专业建设情况。
胡利华:我系积极进行专业建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积极进行新专业申报,通过外出考察等方式探讨新的专业建设方向。第二,认真进行现有专业的完善工作。一方面,结合评建工作,做好专业建设工作;另一方面,专业带头人要积极进行专业剖析、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第三,专业带头人组织专业教师做好说课工作,如撰写说课稿、脚本、解说词,制作并演练说课PPT,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第四,进行专业实验室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制定实习、实训教学大纲。
徐玉松:随着国家经济的调整、亳州经济形势的变迁,人才就业市场的需求也会随之改变,那么,请您谈一谈中文与传媒系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情况。
胡利华:我系现有四个专业,目前都正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各专业针对专业特点,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力度都很大。语文教育专业结合国家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大纲要点进行修订,充分体现出其教师教育特色。其他三个专业突出其应用性的特色,在观念上有很大转变,在方案的修订上也有很大的变动。尤其是汉语专业,以往存在专业定位不清、定位存在误区等问题,而本次修订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几次外出调研,几经通过网络、电话联系请教有关专家、学者,目前思路已清晰,初步方案已修订好,重在突出汉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徐玉松:中文与传媒系在未来专业建设方面有何设想?
胡利华:系科要发展,就要加强专业建设、增加新的专业、拓展专业领域。目前,我系立足“中文与传媒”,计划以“传媒”作为突破口,增设新的专业,如新闻学、播音与主持等。
徐玉松:中文与传媒系所拥有的教科研项目、质量工程项目在全校名列前茅,请您跟我们分析一下原因。
胡利华:我系所拥有的教科研项目、质量工程项目在全校名列前茅,这是因为我系历来就较为重视教科研工作。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有一批骨干教师在科研方面起着积极的带头作用,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第二,我系针对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做出一定的教科研计划,让教师们关注课题及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时间。第三,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带动老师参与质量工程及教科研课题的研究与申报工作。
徐玉松:中文与传媒系是如何管理教科研项目及质量工程项目的?
胡利华:第一,结合评建工作加以管理。首先,收集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资料;其次,质量工程项目、教科研项目负责人再整理好相关资料;最后,归档管理。第二,每学期让负责人总结阶段研究成果及进展情况,写成书面材料并上交系科。第三,要求负责人定期召开课题组或质量工程项目成员会议,总结取得的成绩,并反思存在的问题,拿出进一步的措施。第四,每学年统计教师参与各教科研课题及质量工程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如发表的文章、所获得的奖励等。第五,教科研课题或质量工程项目到期时,督促教师撰写结题报告,并在学校组织的结题报告会上进行总结。
徐玉松:近年来,中文与传媒系的总体就业率比较高,有如此成绩,系科做了哪些工作?
胡利华:就业工作是中心工作,应全员参与,具体做法有:第一,系科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系书记、系主任作为负责人把就业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来抓,每年毕业生临近毕业时,他们就配合招生就业班做好工作。第二,让毕业班班主任积极做好此项工作,关注每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第三,支持并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入编考试。第四,为有专升本意向的同学做好前期工作。第五,让学生听取就业工作的讲座,从中受益,扩大就业的选择面。第六,加强和企事业单位以及有关中小学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徐玉松: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您是如何理解这二十字方针的?评建工作开展以来,给中文与传媒系带来了哪些变化?
胡利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这二十字方针应落实到具体的日常工作中。2009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这二十字方针进行评建,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日常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不够科学、不够规范的地方。因而,在迎评促建工作中,我们会把每学期的事情按照评建的要求来做,不够规范的地方会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各项工作都逐渐规范起来。我系目前的规范化主要体现在管理规范、教学管理规范、教科研管理规范和系科文化建设逐步规范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