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app排行榜

图片

 
【暑期“三下乡”系列报道】孙伟:匠心独运创新篇,非遗传承焕新彩
发布时间: 2024-07-12 浏览次数: 10

以笔为舟,以梦为帆。他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用一部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讲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故事。他就是国家一级编剧、淮北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孙伟。7月11日,中文与传媒系“梆声古韵承千载,戏影非遗焕新彩”文化艺术服务团有幸邀请对孙伟开展人物专访,走进他的艺术人生。

初识孙伟:戏曲创作的璀璨明星

教师出身的孙伟最初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和戏剧创作结缘,而且这份缘还这么深厚。1990年,全省首届小品大赛举行,他把自己的一篇小小说《无病的病人》改编成了小品《爱资病》,讽刺当时的拜金主义。没想到,这个小品在当年的大赛上一举获得了演出、剧目、创作的一等奖。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和戏剧创作结下了缘分。采风、构思、创作、修改,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多年来,他深入调研社会,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呈现在纸上;通过泗州戏、花鼓戏等的优秀剧目将淮北声音送到人们心中,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

匠心独运:编剧之路的坚守创新

谈及剧本创作过程,孙伟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他强调编剧工作想要反映当地的精神文化内核,要从“根”上挖。淮北因煤而建,因煤而起,针对“矿难”现象,孙伟决定编写一部以安全为底色的工业题材的戏剧。当时,孙伟和他的创作团队三次下矿,深入地下三四百米,进到工人的采集一线,去挖掘素材。“采掘区煤矿的洞最高地方不过三米,最矮的地方只有五十厘米,人只能爬进去”,采掘时头上一块碎小的煤矸石重达两三吨,稍不注意,松动的煤矸石就将人永远埋葬在煤矿之下,这就是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我偷偷钻进只有五十厘米的地方,那感觉就像老鼠,你就是在钻洞,一点人的尊严都没有”。作为一个文艺创作者,孙伟对最基层人群的工作环境感触颇深,切实体会到了安全生产对工人意味着什么,由此产生了令人触动的《矿山情》戏剧作品。

只有将文艺创作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的剧本,艺术来源于生活,不深入到生活的底层,就挖掘不到真正的故事,不能了解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孙伟长期从事戏剧创作,立足本土文化,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考和精湛的语言创作了一大批和淮北相关的剧目。戏曲《石榴花儿红》《矿山情》,电影《血战小朱庄》《征迁》等在省级、国家级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孙伟出版了专著《孙伟剧作选》,这些年始终坚持讲好本土故事,积极传承当地特色文化。

文化传承:非遗保护的亲身践行

作为一名资深的文化工作者,孙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留给这个世界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当今时下,我们生逢盛世,传承非遗,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荣幸。”作为戏剧协会主席,孙伟积极吸纳淮北花鼓、淮北大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加入戏剧协会,并长期大力推动剧团戏曲进校园活动。

在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孙伟对于推动非遗数字化传播方面始终秉持着“一本书,一个人,一出戏”的理念。孙伟带领协会以项目、剧目形式吸纳优秀演员,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感;一个节目带动创作和演员两方人,形成良性发展互通。他还依托淮北市戏剧协会,联合各方力量,寻找讲述艺术的多种方式,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新的理念,推动非遗文化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弘扬非遗文化,感受戏剧魅力。这次活动,团队成员了解到优秀剧目的创作过程和背后的感人故事后,计划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将孙伟的故事传播给足球app排行榜人,将非遗魅力传递到社会的大街小巷。